Bridge to Terabithia

读《不工作也有钱》

2024 / 2 / 20

最近同时在听两部书,一部是《不工作也有钱》,一部是《巴比伦富翁》。是不是听着名字都挺土,感觉都是骗钱货,其实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没有去看,一个找了资源在微信读书中听书,一个在喜马拉雅直接有资源,都是在开车时听。两本书都是之前单位搞培训时培训老师推荐的,当时记下来了,但是一直没有去正儿八经去看。最近翻看《陈志武金融投资课》,还是想学一些理财的内容,所以找资源开始听。

其实听了前面部分,我认为用四个字可以总结:开源节流。但是和许多大道理一样,知道的人很多,懂得人很少,真正去执行的更是微乎其微。两本书用不同的例子去阐明了这个观点,在这篇文章我先简单说一下《不工作也有钱》这本书。

在《不工作也有钱》中,作者是一个台湾人,她和她的美国老公用十年的时间赚钱、省钱,把自己工资的 50% 甚至更多省下来放入投资中,每年再通过 4% 的收益拿出来作为日常开销,基本上他是存够大概 650 万人民币(3000 万台币),4% 也就是 26 万左右,对于普通人的支出来说,的确是非常足够了。但是说实话 10 年两个能存够这么多钱,一是他们的确肯吃苦,工作能力足够优秀,能有较高的收入。二是他们的确够省钱,将一些非必要的生活开支和物质消费都省去了,而且他们也没觉得生活不够充实,说明作者一家都是对物质生活不是特别迷恋,更多追求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他们可以一是三餐都是自己来做,并且也能用较小的成本做大餐;可以自己承包一小片土地,自己去种蔬菜,保证自己食用的同时还可以以物换物与邻居换鸡蛋;即使出去吃饭,也会找餐厅打折的时候去吃;不买奢侈品,衣服足够穿就行等等。然而,他们可以用十年的省吃俭用获得他们意义上的财务自由,能在 40 岁不到的年龄去做环球旅行,这又是让人多么羡慕的事情呢。然而他们在获得了初始的 650 万之后能够财务自由,我认为还有三个因素:

一是他们在前面十年已经养成了节省的习惯,对于很多人来说,别说 650 万了,就算几千万,他们也能很快霍霍掉。但是作者夫妻俩人在养成了这种价值观后,便不会再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因此真实的开销也不会很大。

二是他们在十年间除了积累原始资金外,也开始研究投资的方法,才能使得他们在获得 650 万资金后,能够通过比较好的投资组合去每年获得 4% 的收益来作为他们的被动收入。

三是作者和她老公有着一致的价值观,想像一下如果一个人很省钱,期待的是能“穷游”全世界,但他的另一半却是一个所求时髦,所求享受当下的人,那别说能实现财务自由,估计两个人得天天在家干架。

当然,这种实现财务自由的方法千万不能直接套用,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情况才行。作者不愿意买房,因为他们只喜欢在全世界流浪,但是有许多人是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背房贷的确很难受,尤其是在大城市,但是房子有时候的确能让人更有安全感,能让家庭更和睦。作者能将买衣服、买首饰、买化妆品的钱能省则省,是因为她的幸福不来源于这些东西,但是像我老婆一样,她也不喜欢包,不喜欢奢侈品,但是就是喜欢买点好看的衣服,虽然有时候有点贵,但是在我们家的承受范围之内,我会毫不犹豫的给她买,因为这能给她带来足够的幸福感,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你一定要改善自己的消费习惯,有些没有必要的东西能不买就不买,比如我本来天天喝瑞幸的咖啡,9.9 元的咖啡一度让我觉得特别便宜,但其实一星期 50 元,两个星期 100 多元,都能和朋友出去吃顿好吃的了,而且我没有我自己想像的这么需要咖啡,我需要的其实是好的睡眠和休息,另外喝白开水真的对身体好。其次要学会储蓄,不用 50%,但是 10%-20% 的收入是需要去存起来的,大多数的第一桶金都自己存起来的。最后需要去慢慢学习和积累理财的知识,否则做个月光族只会让你的生活一团糟,从最简单的货币基金和定期存款开始,了解各种不同的理财产品,确保你的本金,再去获取高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