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单位开会开到八点半,到家已经九点了,吃好饭已经九点一刻,等老婆弄好儿子学习,我带他洗好澡已经快十点,现在坐在电脑前,焦虑万分,今天的 3k 估计难产。
本来今天是准备中午写完的,但是中午又被领导临时指派了任务,只能匆匆吃完中饭就跑到客户那,一个下午都在路上奔波,奔波完又赶到单位开会。其实吧,因为明天晚上丈母娘 60 岁生日要回我老婆乡下,所以本来准备今天要写完两篇的,可是现在估计只能先搞定一篇。
既然说到了生日,就先写一下生日的话题吧。
我是一个非常不喜欢过生日的人,我记得在我工作以前,我正儿八经过的生日就是十岁生日,那次家里人特地帮我买了蛋糕,然后一家人在家里吃了顿还算丰盛的晚饭。我家里人对于过生日都不是特别在意,我爸妈除了整岁生日,其他日子也基本不过。等我上了大学,可能是因为慢慢接触的人多了,看的影视剧也多了,我对于生日的理解也变了,我终于觉得生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我妈过生日,我都会从找一个周末从学校回去给她过生日,会买下蛋糕和一个小礼物。而我爸的生日在大年初一,所以基本上都会在家里过,蛋糕买的不多,但是会吃顿好的,也会送生日礼物。到了结婚后,我也会给老婆过生日,会买生日礼物和蛋糕。到有了儿子,生日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在小的时候还会两家从一起给儿子过生日,后来两家老人不方便,我们也会提前让儿子挑选生日礼物,并且每年买不同造型的生日蛋糕,每年拍照做记念。
但是,我还是不喜欢给我自己过生日。
除了三十岁生日有请朋友和家人吃饭外,其他的生日我都是要么不过,要么迁就着随便过一下,每次老婆和我说过生日的事,我都习惯性的转移话题,我老婆有时候都会因为这个生我气。
每次看到我儿子这么喜欢过生日,这么期待生日礼物和生日蛋糕,在生日那天那个兴奋的眼神。我也认真地问我自己:我为什么不喜欢过生日呢?
一开始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嫌麻烦,但是我为别人过生日时我却不觉得麻烦,后来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从小不怎么过生日,对生日没什么期待导致的,但是也有朋友和我一样小时候父母不给他过生日,但是长大后特别喜欢过生日把朋友叫上一起吃饭的。
后来我找到的原因是:我不喜欢别人对我好,我不擅长去接受别人的关心。
我也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发现我这个性格上的弱点的,但是虽然我发现了,但是还是很难改变。不擅长接受别人的关心带来的另外一个坏处就是也很难去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所以我在和上级的沟通上做的就不好,我思考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从小的教育让我更加倾向于独立和自主,更喜欢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愿意依赖他人的关心和支持。更喜欢独处,除了少数家里人之外,我会感到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亲密关系是困难的,有强烈的社交焦虑。
欠缺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无法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不擅长表达自己的需求或情感。这一点我老婆其实一直在慢慢的纠正我,虽然她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但是从她每次生气的理由中,我发现很多次都是我的情感表达出了问题,也就是没好好接受她的关心,也没有能好好表达出我的关心。
一种强迫性的自我认同。我好像有一种内在的信念,认为自己应该独立、坚强或不需要他人的帮助。有时候我会将接受他人的关心视为一种弱点,不符合我内心期望的自我形象,通过抵制或忽视他人的关心从而维持自己所认同的自我形象。
针对以上的几种原因,我也在很努力地做出改变,虽然改变的过程很缓慢。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尝试去识别和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你是否渴望被关心,却害怕依赖他人?你是否担心被拒绝,而选择拒绝别人的好意?
练习接受:尝试接受别人的关心,即使你一开始感到不自在。你可以从接受一些小的关心开始,例如朋友的赞美或同事的帮助,并且尽量让自己坦然地去接受。
积极的自我暗示:尝试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你的思维模式。例如,你可以告诉自己:“我值得被关心”,“我可以接受别人的关心,而不会失去自我”。
练习感恩:当你接受别人的关心时,尝试表达你的感谢。这不仅会让对方感到高兴,也会帮助你更加珍惜别人的关心。
不要害怕犯错:有时害怕别人的关心其实是怕被别人给予厚望后,没有达到别人的要求。所以在接受别人的关心时,不要害怕犯错。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继续前进。
上面的有些是从网上找到的,有些是我自己总结的,虽然听起来有点鸡汤,好像没啥用,但真正尝试过的人会知道,只是照着这些去做从而改变自己就很难了。
但是我也时刻告诉自己,不要太强迫自己,要学会包容自己的不足,否则会陷入更严重的心理焦虑。
既然又说到了包容,再讲讲包容的话题。
前两天看到小红书上一个推送,讲的是博主娶了一个挪威的女孩,然后发了一个贴子讲述挪威人的边界感和国内的不同,比如他老婆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或者饮料,是不允许他私自拿了吃的,另外他老婆的家里人在一起的时候,互相也是各自吃各自买的零售和酒,很少会做分享,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相比国内是很强的。然后底下一群人就在各种疯狂的猜测,说他们更像室友关系,不像夫妻,而他的挪威老婆并没有那么爱他,他老婆的家人也是假客气而已,甚至有人觉得他们没有必要结婚。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因为这是两个不同国度的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相径庭,文化上的不同造成生活方式的不同是非常正常的。后来作者也解释了这不仅是他老婆家这样,他所在的公司的冰箱里每个人的食物和水都是贴上了名字,防止别人拿错。即使客人来家里,都会自己买自己的吃的,并且走的时候还会把没有吃完的给带走。而这种边界感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因为挪威人的成长环境导致的,和国内我们这代独生子女不同,挪威人他们普遍都是三个孩子,那么他们从小对于这个家里的东西就会知道是需要进行分配的,比如冰箱里有三瓶饮料,他们很自然的知道是每个人一瓶,如果一个人喝了两瓶,那就会有一个人喝不到,边界感就这样产生了。而且挪威的物价非常高,一瓶可乐可以卖到 17 到 20 块,你放在国内,如果可乐价格从 3 块涨到 20 块,估计很多国人也会产生边界感了。博主在挪威生活了这么长时间,早就习惯了这种文化差异,也了解了他们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很早就学会包容他的老婆,同时也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边界感。如果博主像一些网友一样非要用国内的标准去衡量其他国家的人,那估计博主的婚姻早就危在旦夕了。
其实,别说是两个国度,像我们这个城市不同县区的生活习惯都会有很大不同,比如饮食习惯,我的老家和我老婆的老家吃的东西就有很大不同,有时候同一个食物,烧法也是完全不一样。而在我们国家,这种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不同也太稀松平常了,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南北之争,甜咸之争了。但是在我的社交范围内,还是有很多人对于和自己不同的生活有着诸多不那么明显的不满,说的委婉一点是不理解。像我老婆和我妈以前就经常评价对方家里烧的饭菜怎么这么奇怪,要么太淡,要么太咸,怎么该红烧的做在清蒸,该做汤又不做汤。又或者抱怨对方乡下的节日习惯这么不一样,我每次都是回复一句话:不一样很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
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去其他地方旅游,每次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我都是抱着一种尊重和包容的心态,这不就是出去旅游的意义吗?就算不去旅游,你认识新的朋友,不也是因为他和你不同才更有意思吗?
大多数人没有包容心态的最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太少,当你走出去的多了、远了,你的视野变宽广了,你的包容性也就强。所以当我妈出去旅游了几次回来后,我发现她好像对别人评头论足的兴趣也少了,回来和我说她看到的那些好玩的事情时的眼神也不一样了,充满了孩童的好奇心。
终于是凑满了 3k 字,明天晚上喝酒,务必要在中午写完,否则估计真要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