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金融民工,对于信用卡再熟悉不过了,自己也办,也让客户办,就我自个从工作到现在至少也办了有十来信用卡了。说实话,和那些把信用卡玩出花来的人相比,我是没怎么特别研究各家银行信用卡的特色,我只能从信用卡的一些基本使用上来说说我的感想。
信用卡算是个舶来品,中国最早的信用卡是中国银行在 1985 年发行的中银信用卡,那时候算是个稀罕物,由中国银行发行也很合理,毕竟那时中行主要是做国际业务的,对信用卡的理解和以及与国际卡组织的联系都更紧密。不过其实当时配套设施也没怎么铺开,只能说第一张信用卡的形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不过后续的发展还是非常快,中国银行后面两年接连就发行了“长城信用卡”和符合国际标准的“长城万事达信用卡”,其他各家银行也先后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但是信用卡在国内的模式与国外还是有些不同的,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信用卡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本所有人都能办信用卡,而且基本所有的支付行为都由信用卡产生,他们更关注的是信用卡的奖励计划和利率(有关利率后面再说),而中国的信用卡起步比较晚,在年轻人使用率比较高,但是更多是在移动支付大规模发展之后借助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线上支付,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年费、优惠活动、对征信的影响等。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刚进金融业的时候就很困扰我,银行投入这多资源,又是发卡,又是搞活动、搞满减、送礼品、积分兑奖品等等,花的钱是真不少,但是信用卡靠什么赚钱呢?后来才知道,靠的是逾期利息、逾期滞纳金和分期手续费,赚的就是你忘记还款或者超前消费所付出的代价。
前一种忘记还款只能说是你倒霉,或者说就没理解信用卡的使用方法就办了信用卡,当然也有可能就是被银行给忽悠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忘记还款导致逾期的情况频繁发生,而且信用卡的逾期是会影响个人征信的,所以导致很多人对信用卡的印象不太好,也导致银行现在面向大众推广信用卡难度加大。
后一种超前消费就是信用卡设计之初的赚钱门路,比如你的工资只有 5000 一个月,每个月省吃俭用可能还能剩个 2000 至 3000。这时你并不会花超过你收入范围的钱,首先你只有这么多钱,超过 5000 的你买不起,其次每次你消费完,会发现储蓄卡的钱慢慢变少,一个理性的人怎么也得劝自己少花钱。但假如你有了一张信用卡,给了你 5 万的额度,当你消费的时候,你不会发现你储蓄卡的钱在减少,只是一条条的消费信息发过来,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实际可能已经是负资产了,当你一个月下来收到信用卡的账单的时候,好一点的情况是当月消费还在你的收入范围内,能够还得起,但是你这个月就没有多余的存款了,但很多时候是更坏的情况,那就是你超额消费了,你的收入还不起,要么你拿出你之前积蓄,要么你只能还最低还款额,保证你不会逾期上征信,但是没还的那部分钱会每天计息,包括还的那部分也会根据天数计算,而且这个利率不低,大概日利率万分之五,具体测算过程大家去网上搜,是很坑的。
小金额的超额消费还能算是你在不经意间犯了一个错。不过如果你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掉进了消费陷阱,就可能会去使用消费分期、账单分期或者直接使用现金分期,然后你就的的确确开始负债了,要开始每个月固定还银行钱。当然,我不是说分期就是不好的,其实我也使用过,好比 Apple 和各家银行合作的免息分期,就是让大家薅羊毛的。但是你一定要在清楚认识到自己的消费能力并且养成好的消费习惯的前提下去使用这些金融服务,否则就是你在为银行服务了。
我现在依然在用信用卡,不过使用方式有所变化。第一,我只留下了三张信用卡,其余的信用卡在到期后都没有再激活新卡,就是怕太多信用卡会忘记还款。第二、使用云闪付来管理信用卡还款,因为云闪付是银联出的,绑定后就能看到每个银行的还款日,还能看到每个银行的优惠活动,不让自己逾期的同时还能薅羊毛。第三、不让信用卡当天有欠款,我平常消费如果能使用信用卡,我还是会使用信用卡,因为能产生积分,而且有许多优惠活动,但是每天晚上我都会把当天的欠款全部还清,这样可以清楚看到我自己的资产情况,发现自己其实真没钱,从内心深处逼迫自己少花钱。
工具都有两面性,要学习掌控工具,不要让工具掌控你。